违法发放贷款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违法放贷罪如何认定
法律主观:违法放贷罪的正确表述应是违法发放贷款罪,应从以下要件认定此罪:犯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犯罪主体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非法发放贷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主要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4、犯罪主观方面。违法发放贷款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于其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出于过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定义
和个人都不能成为违法发放贷款罪主体。法律客观: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骗取贷款罪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
骗取贷款罪是行为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刑法中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刑法》中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立案规定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法律依据】《...
骗取贷款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亦或既是结果犯又是行为犯?
骗取贷款罪是结果犯,必须造成损失才涉嫌犯罪,没有未遂的可能。贷款诈骗罪就可能是行为犯,有未遂的可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违法发放贷款罪和挪用公款罪怎么区分
违法发放贷款罪和挪用公款罪可以按照以下区分:一是考察行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二是考察有无一定的贷款审批手续,以及何时办理的审批手续。三是考察行为是秘密进行的还是公开进行的。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银行...
行为犯和结果犯的区别
发生结果才构成犯罪的,是结果罪。没有发生结果也构成犯罪的,就是行为罪。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构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体对象为标准,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行为犯是指一旦实施法律所...
行为犯和结果犯的区别
法律主观: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而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